Sunday, June 14, 2009

中華審美牙醫學會夏季學術研討會John Kois,2009.06.13(六)會後感言

在2008年的美國審美牙醫學會上巧遇Dr. Kois,
並得知他本來要去日本演講,可惜因為聯絡差錯無法前往。
不過他已把今年的6月13日演講檔期排出來,當下我們就跟他約定來台灣演講。
2008年攝於美國審美牙醫學會年會,
左起 : 陳柏堅醫師、李若菁醫師、何復文醫師、Dr John Kois、李志如醫師


這次演講他教導大家在面對複雜的口腔重建時,
如何完整收集病患資訊,再用系統性的方式加以分析,
建立正確的診斷,再根據診斷一步步擬定完整的治療計畫和治療順序,
如此才能降低風險並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果。

系統性分析包括
牙周組織(periodontal)、生物機械方面(biomechanical)、
功能性(functional),以及牙齒顏面相對關係(dentofacial),
並且分析各項因素對未來重建的風險評估(risk assessment),
並配合患者的病史問答。

就如同汽車修護的checklist一般,可收集到詳細資料及風險分析,
如此便可以一三度空間的方向考慮決定治療計畫與順序 :
包括顏面外觀與牙齒協調性(face)、牙齒的生物與功能性分析(tooth)、
與牙周組織的健康與型態(tissue),
以此三度空間的方向思考評估,方能擬定完整的治療計畫。

在治療計畫擬定後,可依照以下的順序進行口腔重建,
首先是顏面外觀與牙齒協調性(face)的部分,以及牙齒(tooth)的部分,
和牙周組織(periodontal)的部分,進行各專科的整合性協同醫療,
以牙齒修磨程度少的治療方式,最後得到一個令病患滿意,兼具功能與美觀的結果。

縦觀此次演講,對於初學者或是經驗較淺的醫師,會覺的好像蜻蜓點水一般,
抓不到重點。但是有過治療此類患者的醫師,當能體會他系統性分析的重要性,
尤其他是以 "教我們如何釣魚而不是給我們魚" 的啟發性心態教導,
不同於一般講員cookbook式的演講,是一場值得再三咀嚼回味的演講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