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May 25, 2011

陳柏堅醫師發表教育、學習與牙醫-1


  韓愈在他的「師說」這篇文章說: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。」,閱明了師道的意義及教育者傳授學生的三階段教育。

  在這三階段的教育中,「傳道」是最基本的、最初步的啟蒙,告訴學習者,是與非、善與惡的分辨、人生正確的方向、正確的道路、做人的基本原則、態度等等。「授業」指的是傳授專業的知識與技能,作為日後謀生的手段,需要不斷的練習與改進,累積足夠的經驗,才能達到純熟的地步。而「解惑」是最重要的階段,一個人知道是非善惡,學得良好的技術,並不表示在社會人生旅途裏沒有挫折,一帆風順;相反的,常常因為他的理想目標與社會大眾的生活有所差距,而導致衝突挫折隨時發生,這時心中就會產生各種困惑,對自己價值觀的困惑、對自己理想的困惑、對自己犧牲的困惑,更有許多「為什麼」問題的產生及「為什麼不」問題的產生,這時教育者的「解惑」就非常重要,教育者能夠告訴學習者,如何度過成長過程的難關,如何跨越成功前的困擾,如何領悟人生的道理,而最終成為一個明是非、辨善惡、有專業的知識與技能,更能獨立思考、大智大慧,建立自我價值觀的人。


  由上可知,一個學習者,若能得到明師指點,將比自己摸索,更有成功的希望,所以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,學習者對於教育者有著「一日為師,終生為父」的情懷。並有所謂「尊師重道」,表示對老師及師道的尊重。但是在尊師與重道的層面裏,「尊師」是一種心懷感恩,恩同再世的感性表達,學習者由一片空白得到明師的傳道、授業、解惑,得而成長為獨立完整的人,所以對於教育者的尊敬,是出於內心的自動自發,出於飲水思源的感懷。而「重道」是知性的追求真理,追求完整的生活,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,遭遇挫折、面臨困惑,但是經過重新思考,建立自我,在這自我認識的過程中,所得到的知識蛻變成為智慧,更而能重新探討生活的價值觀,重新檢視真理。「尊師」與「重道」是可以合而為一,也應該合而為一的,但是也會有相衝突的時候,所謂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教育者也可能有犯錯、違背真理的時候,學習者便面臨「尊師」與「重道」的抉擇。學習者若只固執在輩份與名分的傳統下,而捨棄了真理、是非的追求,則不只是喪失了自我獨立的追求,也喪失了求學受教的目的,教育並不只是傳授知識,而塑造出唯唯諾諾、迷信於師生名分的人格。孔子也曾說:「當仁不讓於師。」意思就是說,為了真理,不能因為有師生關係就不管了,真理是不能讓的。這樣的作法,似乎違背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中國傳統文化,但是孔子曾強調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,任何人扮演任何角色時,要清楚了解這個角色的特性、而能徹底去實踐,所以孔子也說:「觚不觚。觚哉?觚哉?」意思是說,觚是六個角的酒罈,若沒有六個角,觚還是個觚嗎?同樣的,若「師不師」時,當然「重道」要比「尊師」優先,更何況,維護真理是教育的主要目的,在真理與任何事衝突時,真理是高於一切的。


3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