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y 26, 2011

陳柏堅醫師發表教育、學習與牙醫-2


  而由學習的態度來講,我們常聽到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。」告訴我們:每個人都可以是我們學習的對象,在這裏有三層意義值得探討 : 

  第一層,身為學習者,固然老師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對象,但是學習的精神不是只在學校裡,學習的精神要發揮到一般生活、社會裏,換句話說,隨時隨地都要有學習的態度和精神,亦即是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的精神。

  第二層意義,當學習者有朝一日成為教育者時,這時自己成為別人學習的對象,自己除了要了解教育者的功能外,另外要記著自己當學習者的經驗,如何將心比心,精益求精外,更重注意「身教重於言教」,作為學習者的表率。另外,教育者更要有足夠開闊的胸襟,接受學習者的批評與挑戰,甚至視學習者為師,所謂「教學相長」是也,這需要教育者主動開放,營造學習者學習的態度、討論的習慣、挑戰的權利。如此,教育者與學習者可以共同「解惑」、共同成長。

  第三層意義,當我們每天在學習的追求裏,面對著社會、生活上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人們,每人在其領域裏都是專業的,因為若不如此,他就無法生存,所以不要因為他職業的高低、貧賤、富貴,而主觀的判斷學習的值得與否;相反的,要客觀的、開放的接納學習每個人,而且對於所學習的內容,不要因為是「好」的,才認為值得學習,若認為只有「好」的才需要學習,這樣的學習態度、內容及對象只有一半,並不符合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。」的精神,相反的,若能觀察出「不好」的,進而反省自己,學習不重蹈覆轍,則學習的對象、範圍必能增加許多,對於增加自己學習的功力,必有相當大的幫助,如此全面性,不分「好」、「不好」的學習,才是真正的學習。




8 comments: